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现代化建设注入“第一”动力

2021-05-28 广东劳动学会 128

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首次提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天后,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明确提出“在全国形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热潮”。

4个月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被列为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科教兴国这项基本国策的确立,向世人宣示: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亿万人民,自觉坚定地寻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兴国强国注入强大持久动力。

来自“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曾策划举办“科技梦·中国梦”大型主题展的中国科技史研究学者王扬宗教授说。

1977年8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一番话,就已充分展现其远见卓识。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读到这段史料时,王扬宗满心敬佩。“打一开始,小平同志就把科学和教育放在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高度来思考。”

1978年3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会上,邓小平重新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诚恳表示“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与会的科技工作者们都很激动。

“科学的春天”扑面而来。伴随着思想解放,是相关体制的改革、机制的确立。1985年3月和5月,中央相继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988年9月5日,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表达了他的深思熟虑:“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当“第一”前置于“生产力”,不仅是把科学技术之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这一重要论断,不断贯穿落实在此后的全党重点工作中,并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个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

“无论是中央做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决定,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都符合国家当时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段瑞春作为原国家科委副秘书长、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曾参与了《决定》的讨论和起草工作,对这份《决定》的出台记忆犹新。

彼时的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正不断创造经济奇迹,但外延式、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人口等巨大压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与支撑在哪里?

彼时的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加大科研创新投入,科技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靠什么跻身强国?

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大释放了科技生产力,但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技术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真正要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需要站在国家层面考虑,从制度、人才、投入等方面改革。”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这样回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具体背景。

1994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制定《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上议程。起草者们广泛征求、积极吸纳各方意见,深入调研、字斟句酌……

让段瑞春印象极深的有几点:一是自主创新被提到显著的位置,“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具有战略远见”;二是《决定》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这个比例的确定来之不易”,“说明在科技投入方面形成了更大共识和举措”;三是更加强调通过法治手段来促进和保障科技工作。

还有一处细节:最初讨论稿中是“科技兴国”,最后确定为“科教兴国”,一字之差,在齐让看来意义重大。“如果说‘经济’是我们要谈的今天的事,那‘科技’就是明天的事,‘教育’是后天的事。‘教育’这个‘后天的事’,一定要提前至今天来统筹。”他说,“把教育和科技一起放到国家发展战略中考虑,正是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大计。”

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回放‘九五’的一路凯歌,科技和教育是其中的优美和弦,‘科教兴国’战略成为本世纪最后5年的时代强音。”2000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有关“九五”成果综述,如此欣喜地评价。

的确是时代强音!全国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可喜局面,全国科技、教育工作者成为科教兴国战略主力军,大批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大量科技型企业纷纷涌现。短短时间内,“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入人心,“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家喻户晓。

一系列科教领域的创新部署加速推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

2001年4月,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向中外记者发布了一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中国在科技攻关领域共取得成果2万多项,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培养科研人才近2万名……这是科教兴国战略在中国大地的最美回声。

而这首“春之声”,穿越“九五”的时空隧道,踏上21世纪的新航程,正以更加强劲高亢的旋律,回荡在中国梦的百年征程。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目标,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作用日显重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14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凝心聚力,共赴世界科技强国的星辰大海。

【感悟初心】执政兴国 科教为先

王扬宗

1995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促进了我国科技教育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举措,引领科技教育事业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20多年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的形成,源于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传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探索。1949年春,党中央在谋划新中国事业蓝图时,将科学作为一项重要事业进行擘画。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全国优秀科学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全国科技体系的基础,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论断,迎来“科学的春天”。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1988年邓小平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了上世纪80年代拉开的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体制改革。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党对科技和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等一系列大政方针,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等重大论断和决策一脉相承,在继承中逐步发展、全面深化。

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谱写了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最宏伟壮丽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只有不断夯实国家发展的基础,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教授)

【亲历者说】“中国发展始终需要科技这个加速器”

“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楼大堂墙上,邓小平参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话语引人瞩目。“那是1988年10月24日,令人鼓舞的一天。”作为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的建设者之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张闯研究员对那天的场景记忆犹新。

1962年,张闯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修高能加速器专业。那时的他有个愿望:建造中国自己的加速器!

“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的一则批示让科研人员振奋。“这件事”指的就是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闻知此讯,在辽宁工作了7年的张闯迫不及待希望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生时代的梦想成真了!”

和所有科研工作者一样,1978年那个“科学的春天”令张闯难以忘怀。几年后,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对撞机建设。1988年10月16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标志着中国高能物理研究走向世界前沿。

进入90年代,科研更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高能物理研究这样的基础研究工作,如何稳住和培养更多人才?我国的高能物理和加速器研究怎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再铸辉煌?一连串问号出现在张闯和同伴心中。

“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解答了这些困惑。”张闯说,在政策指引下,研究者进一步明确了高能物理等基础科学的未来方向,开始转向探寻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路径。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科学家,张闯见证了中国在重大科技领域从学习者、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巨大变化。1979年,第一次被派往美国费米加速器实验室访问,当时国内外科研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让他很受触动。1994年,赴欧洲研究室开展合作,年轻同事感叹:“在一些研究领域,我们与国外已相差无几”。今天,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76个科研机构及高校的600多名研究者,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巴里·巴里什直言“中国将成为国际大科学中心”。谈及此,张闯一脸自豪。

“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有很多攻关要做,中国发展始终需要科技这个加速器。”抬眼凝望33年前邓小平与对撞机建设者的合影,77岁的张闯仍然干劲十足、豪情万丈。